导航
关闭

商讯

当前位置: > 资讯 - 正文

水墨为桥,共绘文明对话新图景——第21届国际水墨艺术展暨国际艺术家展yokohama2025横滨启幕

时间:2025-10-15 来源:互联网

图片

2025年10月8日,秋日的横滨海风轻拂,市民画廊内墨香与艺术气息交织,《第21届国际水墨艺术展》暨《国际艺术家展yokohama2025》在此隆重开幕。这场持续至10月13日的艺术盛会,以水墨为纽带,串联起中国、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力量,不仅是一场跨越国界的视觉盛宴,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乃至全球艺术对话的重要载体。

多方助力,共筑国际艺术交流平台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日中水墨协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为核心使命,二十余年间已成功举办二十届国际艺术交流展览,在中日两国乃至国际艺术界积累了深厚影响力。协会会长满柏先生在开幕式上表示:“水墨艺术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中国,在日本孕育出独特风格,如今更成为全球艺术爱好者的共同语言。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与观众,在笔墨之间找到共鸣。”

图片

本次展览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多方机构的鼎力支持。日本外务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文化部从官方层面为展览背书,为跨国文化交流提供保障;一般社团法人神奈川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一般财团法人东日本科贸文化战略联盟等机构,则从民间交流层面搭建桥梁,推动艺术与文化深度融合;株式会社亚洲太平洋观光社、株式会社日中通信社、日本华人文联、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等机构,以及《中文导报》《东方新报》《日中商报》等媒体,共同为展览的传播与推广注入力量,让艺术之声传遍更广阔的天地。

协办方阵容同样亮眼。一般社团法人日中文化交流中心长期深耕中日文化互动,Peppaca国际工艺品平台为艺术作品的展示与流通提供新渠道,JHS上海常青学校则通过校际合作,为青少年艺术力量的崛起搭建舞台。早稻田EDU美术学院院长、JHS上海常青学校校长韩子龙先生在致辞中提到:“艺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根基,本次展览特别关注青少年作品,正是希望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国际艺术交流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视野。”

图片

多元展品,勾勒全球艺术生态图景

步入横滨市民画廊,多元艺术形态在此碰撞融合。展览汇集了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作品,创作基地涵盖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美洲的墨西哥等,作品形式突破传统边界,既有水墨画、书法等东方传统艺术,也有油画、版画、水彩画等西方经典门类,更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数字艺术、雕塑、装置等创新形式,全方位展现当代艺术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其中,中国坦培拉作品展区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区成为展览的“高光区域”。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傅俊山先生不仅带来了多幅坦培拉作品,还在现场举办特别讲座,演示坦培拉技法,深入解读中国坦培拉艺术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坦培拉技法起源于欧洲,却在中国与传统水墨精神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傅俊山教授的讲解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不少日本艺术爱好者拿起纸笔记录,更有青少年主动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打破了“专业艺术家专属”的界限,特别设置青少年作品专场与艺术爱好者作品展区。中美两国青少年的画作充满童真与想象力,中国艺术爱好者的作品则展现出对传统水墨的创新探索——有的将水墨与现代插画结合,有的用数字技术重构水墨意境,让观众看到艺术在大众群体中的鲜活生命力。“以前总觉得水墨是‘老派艺术’,但这次看到青少年用马克笔表现水墨韵味,突然发现传统艺术也能这么‘潮’。”来自横滨本地的观众山田美穗说道,她特意带着女儿来观展,希望孩子能从小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

展览现场还为获奖艺术家举行了颁奖仪式,以表彰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刘孔喜先生、马小力先生等知名艺术家,以及青少年获奖者、Peppaca工艺美术大奖得主虽未能亲临现场,但主办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了祝贺与敬意。日中水墨协会秘书长表示:“奖项不是目的,而是对艺术家创作的认可,更是对跨文化艺术交流的鼓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优秀艺术家被看见,让更多创新作品走向国际舞台。”

图片

互动体验,让水墨艺术“可感可触”

不同于传统展览“只看不动”的模式,本次展览特别设计了多场互动活动,让观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感受水墨艺术的温度与魅力。10月8日下午1点,“中国水墨画体验活动”率先开启,日中水墨协会会长满柏先生亲自上阵,手把手指导观众握笔、调墨、运笔。

图片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你们看,轻轻蘸墨再加水,就能画出不同的层次。”满柏先生一边演示,一边用日语和中文双语讲解,现场既有年过七旬的日本长者,也有五六岁的孩童,大家围在画案前,认真临摹简单的山水、花鸟纹样。来自中国上海的留学生李然,带着日本同学佐藤纱织一起体验:“纱织一直对水墨感兴趣,但没机会尝试,今天她画了一朵荷花,特别开心。这种亲手创作的感觉,比单纯看展更有意义。”

除了水墨画体验,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多场艺术沙龙与学术研讨。NPO法人东京都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前副会长永田哲二先生、Zenational Corporation CEO斯提芠·申先生等嘉宾,围绕“跨国艺术交流的未来方向”展开讨论;中日艺术家代表则分享了各自的创作故事,探讨“传统艺术如何与当代生活结合”。这些活动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深度了解艺术的渠道,更搭建了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对话桥梁。

图片

横滨作为日本最早接触西洋文化的港口城市,本身就蕴含着多元包容的文化基因。正如展览策展人所说:“横滨的历史与精神,与本次展览‘跨越国界、共享艺术’的理念高度契合。在这里,语言不再是障碍,文化差异反而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展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

文化传承,书写中日交流新篇章

从2004年日中水墨协会成立,到2024年《第20届日中水墨协会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5周年的重要纪念活动,再到如今第21届展览的盛大启幕,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艺术之约,早已超越“展览”本身,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图片

图片

回顾过往,日中水墨协会始终以水墨为核心,不断拓展艺术交流的边界。从最初以中日艺术家为主,到如今吸引全球多个国家的创作者参与;从单一的水墨画展示,到涵盖多元艺术形态的综合展览;从注重作品呈现,到关注互动体验与文化传播——协会的每一步探索,都在为跨文化艺术交流注入新活力。正如满柏先生所说:“我们不仅要让中国水墨走向世界,更要让世界艺术走进中国,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图片

本次展览的举办,也为未来的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思考。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何让传统水墨艺术更好地适应现代传播如何进一步推动青少年艺术交流,培养跨文化艺术人才,如何让艺术交流从“展览式”走向“常态化”这些问题,成为现场嘉宾与艺术家热议的焦点。

10月13日,展览将落下帷幕,但水墨艺术搭建的文化桥梁不会消失。据悉,日中水墨协会已开始筹备未来的艺术交流活动,计划在日本镰仓、中国上海等地举办巡展,并推动优秀参展作品在Peppaca国际工艺品平台等渠道销售,让艺术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图片

水墨无言,却能跨越国界;艺术有魂,可促文明对话。第21届国际水墨艺术展暨国际艺术家展yokohama2025,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文明的相遇。在这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水墨而相聚,因艺术而共鸣,共同书写着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正如横滨市民画廊墙上的标语所说:“艺术是映照人类内心的镜子,而我们,正透过这面镜子,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