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仙谷”)凭借30年来对中药大健康产业的深耕与创新,荣获“‘向保健产业发展30年致敬’领军企业”称号。
公开信息显示,寿仙谷是一家集名贵中药材良种选育、研究、栽培、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201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票代码603896)上市,是国内唯一牵头制定8项,已发布4项ISO国际标准的民营企业。
作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寿仙谷的优势是全产业链优势、标准话语权和科技创新能力。据介绍,该公司苦心钻研20余年,自主研发的“灵芝孢子粉第三代去壁技术”成功突破行业瓶颈,成为全球唯一实现去壁灵芝孢子粉量产的企业。相比普通破壁孢子粉,去壁产品有效成分提升10倍以上,人体吸收率平均提高29倍,相关成果荣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在以“全民健康”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上,寿仙谷作为特邀参展企业打造了面积达100平方米,集品牌展示、文化体验与科技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展厅,全面呈现企业在灵芝领域三十年的科研与产业化成果。
博览会上,知名健康教育工作者、《医语新说》青年医护科普平台创始人梁长玉对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寿仙谷公司董事长李明焱(研究员),请他解码寿仙谷如何以“科技+标准+数字化”打破世界对中医药的“认知壁垒”,听他讲让西方消费者理解中医药的科学性的中医药故事。
寿仙谷一直恪守的“人命为重”、“大医精诚”等优秀传统理念,尊重和坚守传统医药学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的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李明焱董事长认为,在传承传统中医药技艺与推动行业标准化、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平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就是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用现代科学诠释中医药的药理药效、用现代大数据验证中医药医疗保健作用,用现代技术提升中医药生产水平,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产品。
中医药“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并非产品本身,而是文化差异导致的功效认知分歧。李明焱董事长介绍,中医药基于阴阳五行等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生化机制和循证医学体系在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不相一致。寿仙谷通过“科研+临床”的组合拳,用国际通用的科学语言解读中医药功效,破解文化误解。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是让国际医学界了解中医药产品的有效路径,寿仙谷和多家欧美医学机构开展了多项研究合作。陆续与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合作开展《灵芝对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效应》研究;与法国欧洲精准医疗平台合作开展《灵芝孢子粉对人肺癌细胞A549分子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合作开展《PD-1蛋白在赤灵芝免疫调节和癌症治疗中的作用》研究;与波兰弗罗茨瓦夫医院联合进行灵芝孢子粉抗肿瘤药理药效研究。
寿仙谷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药学院等科研机构开展药理药效、临床应用等研究,通过科学实验阐明其有效成分灵芝三萜化合物、多糖的作用路径,将“补气安神”“扶正固本”等传统功效转化为国际认可的“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功能表述,让西方消费者理解中医药的科学性。
寿仙谷提出的“有机国药”就是借鉴国际有机农业规范诠释中国“道地药材”,打破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并已取得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五重有机认证。
寿仙谷还主导制定了8项国际标准,其中《中医药-灵芝》《中医药-铁皮石斛》《中医药-白术》《中医药-破壁灵芝孢子粉》4项ISO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并已在30多个国家应用。通过“科技+标准”提升在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减少因标准差异导致的贸易壁垒,让国际医学界了解中医药及灵芝孢子粉产品的功效与作用,打破世界对中医药的“认知壁垒”,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
面对数字化浪潮和AI人工智能对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重构,寿仙谷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李明焱董事长告诉梁长玉,寿仙谷围绕灵芝、铁皮石斛的名贵珍稀中药材持续升级“产业大脑”,在“未来工厂”通过5G技术、机器人部署、AI技术的应用,强化AI育种、数字孪生种植推动全产业链智能化,为企业带来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提升。
在生产线上,巡检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及自动化提取设备协同运作,实现了原料分拣、提取、包装等环节的自动化,产能较传统工厂提升了数倍;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排产与设备管理,人工成本节省约80%;通过全过程质量追溯系统与AI视觉检测,实现了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出厂的每一环节都可追溯,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97%以上。通过自动化改造与AI优化,万元产值成本下降23%,产品不良率降低67.4%,生产能耗减低22%。
2025年8月底,寿仙谷“未来工厂”成功入选“2025年工信部5G工厂名录”。
中医药保健市场在政策、科技与消费升级共振下,将加速向规模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2024 年中医药市场规模已突破 5000 亿元大关。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 5500 亿-6000 亿元区间,到 2030 年更是有望进一步跃升至 1.2 万亿-2 万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保持在 10%-14%。这一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医药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法规、银发群体健康观念转变催生的需求持续增长和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中医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技术创新赋能等多重驱动力。
梁长玉研究认为,其中银发经济新风口是中医药的最大机遇,中医药凭借其“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优势,正在银发经济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银发经济与中医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万亿级的市场新机遇。企业如何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李明焱董事长认为,只有正确把握“健康中国”和银发经济的战略机遇,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洞察老年群体从“治病”向“防病”的理念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有效、高质量”的中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才能成为银发经济的 “新龙头”。
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表示,寿仙谷将积极拥抱变化,持续进行科技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有效应对政策风险,全力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在银发经济与健康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