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商讯

当前位置: > 资讯 - 正文

国产创新破局:华芯医疗以一次性内窥镜改写行业格局,助力医疗普惠化发展

时间:2025-08-25 来源:互联网

在湘潭市中心医院,54岁的患者周某因突发气管狭窄面临窒息风险。危急时刻,华芯医疗的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大显身手,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医生在一小时内成功开通患者气道,挽救了生命。类似场景也出现在上海市北医院,一位90岁高龄患者借助同一款设备避免了严重感染。这些案例背后,是华芯医疗以自主创新,正逐步改写国内一次性内窥镜的市场格局。

从技术跟跑到全球领跑:国产替代彰显“硬核实力”

长期以来,内窥镜市场被进口品牌垄断,国产替代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传统复用式内窥镜因结构复杂、清洗难度大,交叉感染风险极高。资料显示,内窥镜在医疗器械中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常存在清洗不彻底、镜体细菌污染等问题。另外,据医疗界人士透露,传统内窥镜通常一台主机就要上百万元、软镜上万元,基层机构基本上“买不起”也“用不起”。

面对现实困境,华芯医疗创始人周震华博士及其团队以“设备耗材化”解决方案,率先将铆接蛇骨专利技术(用于连接蛇骨组件节段的工艺技术)应用于一次性内窥镜,实现“转弯角度更小、操作更安全”的临床突破。一次性内窥镜的出现,不仅有效打破国外品牌主导地位,也最大程度地防范了交叉感染问题;同时耗材式的使用方式,更大幅降低了清洗消毒的压力和采购成本。

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呼吸科、泌尿科、动物镜、工业镜、耗材等领域,且已取得中国NMPA、美国FDA、欧盟CE等210多项国际认证,服务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不同场景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在呼吸科领域,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系列具备上下210°弯曲能力,插入管在弯曲状态下可实现左右各90°旋转,并支持1:1同步传动,操作精准响应迅速。该产品有效避免了传统内窥镜在介入治疗中存在的镜头损耗问题,同时提供多种规格尺寸,可满足绝大多数临床场景需求。

泌尿科方面,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系列适用于输尿管和肾盂的诊疗操作。其可实现上下285°大角度弯曲,尤其适用于肾下盏结石等复杂位置的排石操作。搭配一次性输尿管导引鞘使用,可建立稳定手术通道,提升碎石效率与手术安全性。此外,一次性电子膀胱肾盂镜导管适用于尿道、膀胱及肾盂的检查与治疗,兼具感染防控和高安全性的优势。

在动物医疗领域,动物内窥镜采用非侵入式设计,为宠物提供更舒适的诊疗体验。高清图像支持精准操作,有助于减少宠物痛苦及并发症风险。工业内窥镜则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无损检测,尺寸小巧,可进入常规设备难以触及的狭窄通道,适应多种复杂工业场景。企业还推出多款高性能医用内窥镜影像/图像处理器,兼容全系列一次性内窥镜,支持高清影像输出与联网协同功能,为高效、安全的诊疗流程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收购德国企业MGB,华芯整合全球顶尖光学技术,构建“软硬镜结合”的全产业链能力,并多次与奥林巴斯在美国市场展开合作,推动“中国智造”进入全球中高端市场。

集采浪潮下的普惠之道:安全与成本的双向平衡

2020年,国家正式启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为一次性内窥镜的普及按下了“加速键”。时隔五年,2025年8月1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药物涂层球囊类及泌尿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标志着第六批医用耗材全国集采工作正式启动。

在国家持续推进医用耗材集采、着力减轻医疗负担的大背景下,以一次性内窥镜为核心业务的国内企业华芯医疗,其竞争优势也随之进一步凸显。

传统内窥镜每次使用后,还需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专业维护,其中涵盖清洗设备的损耗以及人工成本等多项开支。而华芯通过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年产能40万支)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保障“3S”(安全、简约、智能)品质的同时,显著降低终端价格。基层医院无需巨额投入即可开展精准微创手术,缓解感染控制压力。

一次性内窥镜使偏远地区医疗机构也能以较低成本采购使用,扩展疾病检查和诊疗范围。如周震华博士所言:“创新的本质是让更多患者以可承受价格享受优质医疗。”在集采政策支持下,华芯产品正助力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标准化、同质化服务。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芯医疗坚守“临床导向”研发,其多项技术获“国际领先”评价,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超1200项。其中,企业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内窥镜凭借“安全、普惠、精准”的显著优势,赢得了国际专家的广泛认可。从惊心动魄的重症救援,到精准入微的微创诊疗,这款产品跨越地域阻隔,架起了永不中断的“生命桥梁”。

随着二期自动化基地的筹建与产品管线拓展,华芯医疗正朝着“成为全球挽救患者生命最多的医疗内窥镜产业科技企业”的目标迈进。在国产创新突破与集采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一次性内窥镜的普惠时代已然开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