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商讯

当前位置: > 资讯 - 正文

情感细腻,类型狂飙 | 专访导演徐伟 何文超

作者:admin 时间:2024-04-26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位(手机)

《黄雀在后!》是今年清明档国产片中类型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部。

作为一部犯罪悬疑电影,它剧情层面足够抓人,案件层层叠加,环环相扣。随着叙事进程的不断深入,意想不到的反转接二连三出现,看得人肾上腺素飙升,直呼过瘾。

更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提供一种视觉快感,而是向纵深不断挖掘,最大限度地呈现出角色内心的复杂性,好久没在影院看到这么扎实又感性的国产电影了。

《黄雀在后!》在类型的外壳下,有着一个非常坚实的内容基底。两位导演呈现出了多个家庭的破碎以及亲情撕裂的疼痛,每个主要角色都有着自身的“无奈”,而“无奈”的背后又是多么地悲凉,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秘密。

影片在创作层面上没有投机取巧刻意地去蹭社会热点,消费大众情绪,而是扎实地做剧本,扎实地讲故事,类型爽感、情感浓度以及现实意义都达到了良好的平衡。

导演帮有幸采访到了徐伟、何文超两位导演,在与二位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影片的创作构思、幕后制作的历程以及两位夫妻导演是如何携手创作出这部影片的。类型、细腻与互补,是本次访谈的关键词。

一、“我偏爱类型片的创作”

徐伟入行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事实上他成为导演也是近几年的事。在创作生涯的早期,他更多是以摄影指导、摄影师的身份进行影片的创作,协助张律、章明等知名导演拍摄出了诸多作品。

在转型作导演时,他没有在所谓的文艺片与商业片中有过丝毫犹豫,相当坚定地说“我偏爱类型片的创作,对强情节的电影更感兴趣。”

对强情节与强类型的偏爱,据徐伟导演描述源于早期的观影经历,在那个物质资源还不发达的时期,他在录像厅中看过大量的香港电影与美国电影,影片中紧张刺激的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都令他着迷。

大量类型片的观看经历以及创作《冰河追凶》《灿烂的她》等影片的亲身实践,使徐伟导演对于类型片的创作方法较为熟悉,在叙事进程中对于节奏的把控也比较成熟。

《黄雀在后!》的一开始,就是一件扑朔迷离的致死案。徐伟与何文超两位导演“先声夺人”,一上来就牢牢吊住观众胃口。而在具体的叙事方法上,两位导演采用了犯罪悬疑电影中非常经典的叙事手法——视角限定。

“我们整个片子,基本上全部采用的是警察的视角。”

单一视角的限定,使得观众所获得到的信息与影片中袁文山所获得的信息完全相同,某种程度上来讲,观众就是影片中的主角。两位导演视角处理的方法,带来了相当真实的沉浸体验,观众随着袁文山一起“踏入迷雾”探寻真相。

两位导演通过袁文山的视角先是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老干部蔡处长上,随后又接连滑落至徐刚与肖亚珍身上,在这一过程中观众能够体会到极强的参与感与推理乐趣。而最后的巨大反转,则带来了惊人的戏剧性效果。

通过这种穿针引线式的叙述,影片的主题不断被揭示出来。对于这种极度扭曲的爱,两位导演都明确表示“《黄雀在后!》呈现了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但这种爱是极端的,是我们要批判的。人在有些情况下很冲动,不是那么理性,但绝对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

通过类型片的方式,两位导演让善与恶、情与法两组关系在叙事过程中不断产生冲突,在碰撞中最终产生一种警示效应,这是徐伟与何文超所相信的犯罪类型电影所具有的终极意义。

影片中最后的那句“别让爱突破法理”,温柔却又发人深省。

2、“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女性角色”

毫无疑问,在《黄雀在后!》中袁文山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同样精彩,她们在困境中选择为子女牺牲,呈现出了作为母亲所能达到的生命高度。

在谈到影片的创作时,导演何文超表示她最看重的是故事中人物。在《黄雀在后!》这个故事中,一开始最吸引她的是肖亚珍这个女性形象。

“(肖亚珍)作为家庭中的一个传统女性,她为家庭牺牲。到了中年,她的危机可能来自于家庭、来自于夫妻关系、来自于孩子,她的焦虑来自各个方面。当儿子出事之后,她的反应是极端的,难以自控的,绝望并感性的。但却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理解与移情。毕竟,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无条件接受自己的孩子。”

肖亚珍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作为母亲所迸发出的能量,深深打动着同为母亲的何文超。对肖亚珍这一女性形象的关注,对于何文超导演来说并不是偶然,她的第一部长片作品《甜蜜18岁》就是一部女性色彩相当明显的作品。何文超导演以主人公何那为叙事重心,通过将她与另外两位女性角色进行勾连,相当敏锐地捕捉到了少女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的伤痛。《甜蜜18岁》在叙事层面上没有强情节去推进叙事,反而是靠人物间的情感流动来吸引观众。

《盲钻》中女性保姆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悬疑类型的外壳之下,片中的人物陷入了欲望与自责的混沌。

这种敏锐细腻的创作特点,也被导演保留在了《黄雀在后!》中。原剧本对关秀英这一角色的刻画是相对单薄的。而在影片具体的拍摄环节中,何文超、徐伟两位导演对该角色进行了进一步地丰富,增强了关秀英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

“在原剧本中,关秀英与小朋友之间的联系只有一张照片。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加入了她们曾经在一起的画面,更加丰富了人物的多面性。”

没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即使是出入风月场合的关秀英也不例外。她选择为孩子铤而走险,最终被杀害。两位导演为关秀英添加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她有了一种现实的内在肌理。这一角色在经过更为细腻丰富地呈现后,她的“坏”与她的“好”开始交织在一起,人物开始变得更有张力。

“不仅仅如此,我们给每一个人物都做了画像,会充分地和演员沟通,希望我们的创作能跳脱出剧本的束缚,不断地增添原来文本中没有的细节,使人物在银幕上活起来。”

三、“默契又互补的工作伙伴”

今年是徐伟、何文超两位导演在一起的20年,合作拍摄影片也有十多年的时间了。

在生活中徐伟与何文超是夫妻关系,而在创作过程中二人是互补的工作伙伴。从何文超导演的研究生作品起,徐伟导演便是她的摄影师,《何小光的夏天》《甜蜜18岁》《盲钻》等何文超导演的作品中都有徐伟导演的身影。

多年共同拍摄的经历,使二人在创作过程中变得极为默契。在《黄雀在后!》创作的前期阶段,两位导演充分打磨剧本,细致挖掘人物内心动因,考虑每个镜头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尽量把一切都想得非常清楚。影片正式开拍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得益于前期二人的充分沟通,拍摄过程虽有困难,但二人根本的目标与要求是一致的。因此问题都能被很快地解决,影片的拍摄整体上也比较顺利。

在谈到现场的工作状态时,何文超导演表示“和徐伟导演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们都知道彼此在现场是什么样。他是属于那种反应比较快,统筹能力很强的创作者,加上我这几年拍摄广告片的经验,所以我们在现场效率是比较高,节奏也比较快。很幸运,我们在这一次的拍摄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分歧。”

而在具体拍摄过程中,二人也发挥各自的专长,提高影片的拍摄效率与真实性。《黄雀在后!》能够在鲜明的类型框架下拥有饱满的情绪表达,离不开两位导演对主创团队的有效沟通。

徐伟导演表示说“在与主创团队的沟通方面,我们是有一些分工在的。像摄影美术和整体影像的把控这种我沟通的可能多一点,但像造型和演员的台词梳理这种何文超导演沟通的多一点,因为这些我觉得何文超导演有更为敏感的地方。”

在与何文超导演的交流中,她向我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举例来说明她是如何根据人物在影片中的角色定位来确定演员造型的。

“饰演肖亚珍的陶虹当时是长头发,我就想有没有可能从造型上剪成短发。因为妈妈可能要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打理。再加上肖亚珍的职业关系,剪成短发可能会更好。”

何文超导演在呈现人物情感关系时的细腻,在这里变成了细致。她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片中人物具体的环境为角色考虑,赋予角色更多的真实性。

一个人在创作上可能会陷入某种“偏执”,但两个人考虑的就会更为全面。两位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彼此相互尊重,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是徐伟与何文超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磨合出来的默契,也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地方。

当然,两位导演在拍摄《黄雀在后!》之前是独立的创作者,今后也有各自不同的项目。让我们狠狠地期待一下专业且真诚的徐伟与何文超导演的下一部作品吧。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底部广告位(手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