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4月8日 /美通社/ -- 据预测,2025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万亿元,餐饮行业在存量竞争中加速分化。中西部下沉市场与连锁化扩张成为核心增量引擎,消费分级推动快餐替代与高端"质价比"转型,薄利时代倒逼企业通过数字化与供应链提效。本文鹤九老师将结合融资收缩、技术迭代与健康消费升级趋势。
一、2024年餐饮行业大数据解析
1.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5.57万亿元,同比增长5.3%,这一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充分展现出餐饮行业的强大韧性。在整体消费市场中,餐饮行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
展望2025年,餐饮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6万亿元。中西部及下沉市场成为主要的增量来源,蕴含着巨大的结构性机会。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对餐饮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下沉市场则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逐渐释放的消费潜力,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的目光。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于美食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本地口味,开始尝试更多元化的餐饮选择,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连锁化进程与竞争格局
2024年,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2%,这一显著提升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核心驱动因素。品牌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使得连锁餐饮企业在食材采购、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稳定和优质的用餐体验。同时,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更倾向于选择连锁品牌餐饮。
现制饮品连锁化率高达52%,瑞幸咖啡、蜜雪冰城等品牌门店规模突破万店,并加速下沉至县域市场。以瑞幸咖啡为例,其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研发和高效的数字化运营,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蜜雪冰城则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深受下沉市场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全国餐饮门店数近800万家,存量竞争加剧。新开门店数约302万,关闭296万,净增长仅6.4万。这表明餐饮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中小品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3.消费行为变迁与外卖贡献
消费行为的变迁在餐饮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80%消费者每月点外卖超2次,30元以下订单占比74.3%,外卖年复合增长率超20%。外卖的便捷性满足了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需求,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美食。
人均消费重心下移,快餐承接正餐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消费者对于用餐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餐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为了很多消费者的首选。高端餐饮则转向"精致质价比",例如一些高端餐厅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套餐,在保证菜品品质的同时,降低了价格门槛,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快餐替代正餐需求的底层逻辑在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更加注重时间和效率,快餐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消费者对于餐饮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正餐形式。
二、2024年餐饮融资现状与资本动向
1.融资数据与热点品类分析
2024年餐饮行业融资市场遇冷,融资事件共51起,相较于2023年的132起大幅缩减,近乎腰斩。亿元级融资仅7起,同比下降65%。这一变化反映出资本对餐饮行业的投资更为谨慎,行业进入调整期。
在整体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茶饮、快餐、供应链等领域仍成为资本关注的热点。茶饮赛道中,沪上阿姨C轮获得1.21亿元融资,茉莉奶白也获得近亿元融资,资本看好轻乳茶等细分品类的发展潜力。快餐领域,地域特色品牌崛起,如粤菜啫两手、贵州风味越辣越有黔等,凭借独特的口味和地方文化吸引了资本的目光。供应链与智能设备方面,冻品在线、咖爷科技等企业获得投资,智能咖啡机成为降本增效的新方向。
2.资本布局逻辑的转变
过去,投资机构更看重餐饮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希望通过快速开店占领市场份额。然而,2024年资本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明显转变,更加关注品牌的盈利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
头部机构如顺为资本、愉悦资本、绝了基金等持续布局餐饮行业,但投资策略更加稳健。他们不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深入评估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对于一些智能设备和预制菜赛道的企业,资本看到了其在提高餐饮行业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智能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管理,预制菜则可以减少厨房人力和食材浪费。
这种转变意味着餐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细化运营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以适应资本的新要求。
三、2025年餐饮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薄利时代的生存法则
在2025年,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内卷成风,消费分级,利润率压缩成为必然趋势。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租金压力增大,都在不断挤压着餐饮企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这一困境,成本管控与效率优化成为餐饮企业的生存法则。例如,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更优惠的价格。在人力管理方面,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量合理安排员工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消费分级导致业态分化加剧。高端餐饮转向"精致质价比",通过提升菜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对价格不太敏感但注重消费体验的消费者。中低端餐饮则更加注重性价比,以满足大众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一些社区快餐品牌通过优化菜品结构、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价格实惠且美味的餐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连锁化与规模化加速
2025年,连锁品牌加速拓店,万店俱乐部扩容。瑞幸咖啡突破2万家门店,成为连锁化发展的典型代表。这种连锁化与规模化的加速发展背后,马太效应显著。
大型连锁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供应链优势和标准化运营,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源,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它们在市场推广、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实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中小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收缩压力。它们在品牌知名度、资金实力和供应链整合方面相对较弱,难以与大型连锁品牌竞争。一些中小品牌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高昂的运营成本而关闭门店,市场份额逐渐被大型连锁品牌蚕食。
3.技术与场景驱动的创新
技术与场景驱动的创新成为2025年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数字化系统在餐饮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20%-30%。
智能点餐系统可以减少人工点餐的错误率,提高点餐效率,同时还能收集消费者的点餐数据,为企业的菜品研发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AI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实时库存情况,精准预测食材需求,避免食材浪费和缺货现象的发生。
"餐+饮"融合的复合场景创新也为餐饮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茶饮、咖啡赛道规模破千亿,带动了门店复合场景的发展。例如,一些KTV主题餐厅将餐饮与娱乐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露营主题店则营造出户外露营的氛围,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4.健康化与情感消费升级
消费者对健康和情感体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健康化与情感消费升级。
低糖、植物基产品的市场渗透率逐渐增加。75%消费者关注食材安全,对低糖、植物基产品的需求激增。一些餐饮企业推出了低糖饮品、植物基汉堡等健康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用餐体验转向情感共鸣,情绪疗愈型服务具有较大的溢价空间。奈雪的艺术化门店通过独特的装修风格和艺术氛围的营造,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海底捞的亲子活动则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连接,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5.下沉市场与细分品类崛起
2025年,下沉市场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增长点。西安、郑州等中西部城市门店增速超11%,县域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平价自助餐、社区快餐等刚需品类成为新宠。平价自助餐以其丰富的菜品和实惠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用餐需求。社区快餐则凭借便捷的地理位置和快速的服务,成为居民日常用餐的首选。
细分品类也在不断崛起。地方菜系如湘菜、江西小炒等以其独特的口味和文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酸汤火锅、砂锅菜等细分品类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一些社区内的平价自助餐渗透率不断提高,成为社区居民聚会和用餐的热门场所。